科研机构 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科学研究 >> 科研机构 >> 正文
武汉工业学院结构与新材料研究所
武汉工业学院结构与新材料研究所(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New Materials, WHPU)以混凝土结构理论及其在水利水电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科学研究,着眼于开发高性能混凝土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、建筑物修补和防护新材料,并开展材料本构关系、纤维增强混凝土结构及构件性能、服役特性和破坏成因等基础理论研究。主要研究方向有:(1)结构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;(2)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;(3)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结构体系在土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。
李继祥教授为研究所所长。
表1 武汉工业学院结构与新材料研究所人员组成
序号 |
姓名 |
学位 |
职称/职务 |
主要研究方向 |
1 |
李继祥 |
博士 |
教授、所长 |
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、结构可靠度性评价方法 |
2 |
邹小理 |
博士 |
教授 |
结构疲劳可靠性、结构预防维修周期优化研究 |
3 |
何晓鸣 |
学士 |
教授 |
桥梁结构评价与加固、路面材料研究 |
4 |
刘肖凡 |
博士 |
讲师 |
纤维混凝土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法研究 |
5 |
吴建林 |
硕士 |
副教授 |
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|
6 |
罗思京 |
硕士 |
副教授 |
建筑工程施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 |
7 |
余文辉 |
硕士 |
副教授 |
建筑结构设计 |
8 |
戴葵 |
硕士 |
副教授 |
建筑结构设计 |
9 |
黎丹 |
硕士 |
讲师 |
纤维增强材料结构加固 |
10 |
李进 |
硕士 |
助教 |
结构的静动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|
11 |
张浩 |
学士 |
实验师 |
结构试验方法、材料性能检测 |
表2 结构与新材料研究所目前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
序号 |
项目名称 |
负责人 |
项目来源 |
备 注 |
1 |
道路桥梁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裂微观数值模拟及新技术开发研究 |
李继祥 |
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 |
2008-2010 |
2 |
钢纤维混凝土桩承台拉-压杆理论设计方法研究 |
李继祥 |
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|
2007-2009 |
3 |
降雨条件下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 |
李继祥 |
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 |
2006-2009 |
4 |
基于可靠度的结构安全性评估及维修加固决策软件开发 |
李继祥 |
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|
2006-2009 |
5 |
沥青混凝土复合再生剂的研究开发 |
何晓鸣 |
湖北省科技厅 |
2006-2009 |
6 |
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裂缝防治及材料优选技术研究 |
何晓鸣 |
湖北省交通厅 |
2007-2010 |
6 |
环保节能型抗裂保温复合墙板材料开发研究 |
刘肖凡 |
校级科研项目 |
2008-2010 |
7 |
通信铁塔塔型优化设计 |
吴建林 |
湖北邮电通信设计有限公司 |
2008-2010 |
8 |
钢桁架非破坏性静力实验装置的设计研究 |
张浩 |
校级科研项目 |
2007-2009 |
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版权所有 邮编:430023
电话:027-65651698 传真:027-83930081